为提升中国作家协会干部职工的著作权法律意识和知识水平,更好地维护作家权益,4月16日下午,作为中国作协 著作权保护主题月 活动之一的 《著作权法》主题讲座 在京举行。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受邀作讲座,中国作协创联部、社联部、外联部等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于慈珂从认识版权和版权工作的形势与趋势,把握版权和版权工作的本质、规律和特点,完善版权和版权工作的规划、方法和措施三个方面做出了详尽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于慈珂介绍,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基础资源、创新的重要体现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权利、鼓励创新和推动发展方面的地位重要、作用显著。伴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进程,版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强化版权全链条保护,积极促进版权创作和运用,有效应对化解版权新问题,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版权意识,推动版权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更加迫切。从全球环境来看,随着版权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版权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推动建立平衡有效的国际版权体系,加快提升我国版权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就成为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的艰巨任务。 授课中,于慈珂详细梳理了版权的概念和本质属性。版权的主体是著作权人,而作为版权客体的作品,大部分属于文学艺术范畴,如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摄影以及其他视听作品等。版权因创作作品而产生,作品具有独创性,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意、鼓励创新、引领发展。 版权不仅包括精神权利,还包括财产权利,复制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均属于财产权利。于慈珂强调,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版权工作全面持续开展、作家维权意识不断提升,版权的财产权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版权的财产权利对个人是财富、对机构是资产、对社会是产业。2019年,我国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7.39%,创造了7.32万亿元的行业增加值。 于慈珂还提出了创新对版权保护的重要性。版权是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的权利表达,创新是其内在要义和逻辑体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保护和运用版权,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随着信息网络全面融入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版权资源的生存维持价值和创新发展意义愈加重要,版权制度也逐渐成为保障激励创新的基础规则。 谈到版权工作时,于慈珂强调,从事版权工作要排除系统隶属、行业管理的思维和行为惯性,树立面向全社会的新视野、新思维和新方法。版权工作必须把维护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重要方向和内容,积极运用发挥版权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为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从全社会来看,经过多年来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全社会版权创作、保护、运用等实践丰富多彩,作品规模海量增长,社会公众版权意识和认知度迅速提升,侵权盗版泛滥的势头得以遏制,维护了正常的版权秩序和环境,版权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版权产业蓬勃发展,版权事业欣欣向荣。 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于慈珂说。 于慈珂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覆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要注重工作方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加强协同配合,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 讲座后,于慈珂还就如何通过正常的司法程序保护版权,如何打击网络盗版、维护作家合法权益等内容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
中国作家协会举行著作权法主题讲座上海摄影作品版权登记怎么办理版权登记福建商标版权登记电影版权申请直播广东照片作品版权登记